張長寧:憶七十年代夏夜納涼看電視的那些事兒
        2021-08-06 13:47:00  來源:江南時報  作者:張長寧  
        1
        聽新聞

          顯像管播放朝鮮“阿里郎”

          當年南京三山街西南的望鶴崗,這條“L”型巷45度的頂角處是S家。我家與S家隔道斜對門,記憶中,他家的天井通“風道”——院墻外是條約10米長的窄巷。夏晚人在此天井,最能感受徐徐的穿堂風涼爽之極,故被街坊鄰居羨慕為“神仙納涼地”。

          1973年的一個夏晚,S家兄弟仨在“神仙天井”邀人“爭40分”,三缺一,我聞訊拖著“靸板”去救場。4人坐定正洗牌,只見S家的長女紅梅進門便吆喝道:“收起來,收起來!別打牌了!把屋里的接線板拖出來,馬上放電視,放-電-視!”最后3個字重重的,隔著半拍吐出來。說話間,她那在劇團工作的男友已腳跟腳抱來一個大紙盒,小心擱在桌上,神秘兮兮地打開,原來是“裸體”的電子顯像管播放器,9英寸的,圓柱形熒光屏比普通水瓶底要略大一些。

          那天晩上,電視轉播的是朝鮮血海歌劇團的實況演出,所演的《阿里郎》是朝鮮半島流傳的愛情與逼反抗爭的故事,其情節與《白毛女》歌劇情節相仿。別看那電子顯像管播放器不大,觀看時需湊近盯著瞧,但清晰度卻不輸現在的超大屏手機。

          當電視播到“朝鮮黃世仁”搶走村里的“喜兒”時,天井曬衣架上吊著的電燈泡突然“眨巴起眼”來,這是超伏拉閘停電前的警示——果真,3秒鐘不到,顯像屏劃出一道弧光,與屋里屋外的電燈一起“烏掉”了。黑暗中,我下意識地一伸手,卻摸到了裸體顯像管的凸肚,食指觸處頓時被燙灼起了一個血泡。

          2013年仲夏,我在朝鮮平壤國家大劇院現場觀摩《阿里郎》,40年前那晚因停電“剪片”的故事后半截得到補全——劇情中的“朝鮮大春”痛失愛人后,操起家伙投了反政府武裝,以暴制暴進行復仇。

          (陳冠平攝)

          用組裝電視機舉辦納夏晚會

          在望鶴崗巷南頭的鄰巷有一戶單門獨院的人家,里面住著一個“啃老”的年輕后生,綽號“電烙鐵”。這個無線電發燒友,有時也會“坑爹”。

          1966年初夏,“電烙鐵”念初二。因眾所周知的原因,學校被沖擊而停課,他因出身有產階級家庭“不準革命”,于是逍遙在家一心鉆研無線電技術,成天搗鼓電烙鐵,把電路板上的電阻、電容、晶體管(二極管、三極管)焊來焊去,屋里從早到晚都充斥著松香的焦糊味。當爹的被熏得頭昏腦脹,做兒子的卻沉迷其中,玩得不亦樂乎。

          他老爸為了躲那松香焦糊味,常常一個人騎車到野外釣魚排遣寂寞。“電烙鐵”于心不忍,為了老爸能在釣魚時能接收廣播聽音樂,特地為他組裝了一個耳塞式半導體,并配有可拆卸的活動天線。從此,他爸釣魚時多了一個“伴”,一心二用,悠哉悠哉,好不快活。

          可好景不長,有一回,他爸在鄉下野塘樹蔭下掛線后正聽得帶勁,突然被警惕的村民當作“特務”圍上摁住,連同“證物”一起交給了當地專政機關。的確,礦石收音機因沒有振蕩器,讓監偵部門難以偵測到被監聽的頻率。于是,父子二人連同器材被押送到無線電管理部門。不過,經技術鑒定,所謂間諜工具,不過是當年風行的、自行組裝的礦石收音機,實在“提不上筷子”,遂放人回家。

          這下子,“電烙鐵”在街坊鄰居中更出名了——能到“專政機關”走一回且全須全尾歸來,很是讓人刮目相看了。

          時光荏苒,日復一日。到了1974年夏,長本事的“電烙鐵”東拼西湊組裝了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。為了不負自已“電烙鐵”之英名,他在老爸的支持下決定舉辦一場電視納涼晚會,讓鄰居們開開眼界,同喜同樂。

          有資料顯示,1958年,國產首臺電視機在天津712廠誕生,可在批量生產方面一直不盡如人意。1978年,我國引進了首條彩電生產線,4年后才在定點的原上海電視機廠竣工投產。所以說,那時城市家庭擁有電視機的鳳毛麟角,是象征家庭財富的“大件”。

          場景拉回——1974年的那天夏晚,“電烙鐵”與老爸敞門揖禮迎客,將前來的街坊鄰居一一邀進庭院,端茶倒水,并扶老攙幼安排在前排凳椅就座。我聞訊趕去時,只能擠在門廳踮腳眺望。

          那晚電視里放映的是最新影片《向陽院的故事》,現在只記得故事是講階級敵人蓄意制造山洞塌方,千鈞一發危急時刻,石大爺(當年影星浦克出演)保護了革命后代,揪出了敵對分子。看電視的各位老少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,如癡如醉……

          從此,“電烙鐵”在老門西聲名遠播。他在給街道辦事處義務組裝了一臺電視機后,就被當作人才安排到街道辦的一間小廠當上了技術員。除此之外,“電烙鐵”還成了紅娘口中的香餑餑,什么“待客熱情”、“出手闊綽”等——佐證就是那晚“電烙鐵”除了請街坊鄰居看電視,還搬來了兩臺電風扇(當時也是少見的家用電器),對著大家搖頭吹。紅娘們嘖嘖道:小伙子家底厚,做事胎氣!

          豈不知,“電烙鐵”放電視時所用的兩臺電風扇,是為了給那電子管的電視機散熱。因為他心里清楚,如果散熱不好出了爆屏傷人的事,父子二人名聲掃地事小,讓鄉親鄰里吃苦事大!

          電視“伴侶”關鍵時刻掉鏈子

          城南長樂路的西南面有一座深院,院里有一幢連排的洋樓。樓東頭有一棵年過半百的“辛亥楓楊”,成蔭的巨冠罩著空場中間廢棄的魚池和花臺。在院的西面有一扇暗門,經“把門人家”的弄堂即可通到院外的街巷,能少走些路。

          此門在上世紀60年代開放后,人走多了便成了路。W家便是“當關”人家,時間一長,便有了不成文“朝6晚9”開門關門的約定。通過此弄堂的鄰居出入便捷,也對“掌門人”一家多了幾份敬意。

          1978年改革開放后,隨著外國電影的陸續輸入和電視臺常態化轉播,電視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。那年夏天某日,W家的長子大維打電話到我單位,邀我和其他同學去他家看新買的電視機,稱是家人用“僑匯券”托人購回的。雖是17英寸的國產顯像管黑白電視機,在當時百分之百算得上是一件豪華“家電”了。

          我放下電話,找到一份《廣播節目報》,看到當晩央視新聞聯播后將播放日本電影《追捕》,不禁喜上眉梢——此片在京滬廣首輪上映后曾引起轟動。

          那天等我下班趕到長樂路大維家時天已擦黑。人還在門外,已經感到一陣陣熱浪撲來——W家的弄堂已人滿為患。來的都是客——鄰居街坊都是來看電視的,彼此“相熬”反而覺得親密而熱鬧。只見前排擠凳坐的頭碰頭,杵在后排踮腳站的肩并肩,一陣陣穿堂風夾裹著汗腥味道,原本習習涼風瞬間被“過濾加工”成滾滾熱浪……

          那個時期的電視機即使是正牌貨也都是電子管的,電容、電阻等器件一發熱就會“死給你看”。對此,大維的弟弟二維早有準備,他把淘來的一臺破電扇修得風葉能轉,說這是“電視伴侶”,缺它不可。的確,電視機在播放時能得到散熱,前排觀眾也能得到一些“自來風”。

          《追捕》劇情撲朔迷離,由日本影星高倉健主演的男一號——東京地方檢察院檢察官杜丘,為了洗刷被人誣陷之冤屈,在躲避警察圍捕中他一次次以身犯險。正當駕機尋兇的杜丘陷于東京警察布下的天羅地網時,女一號真由美在都市當街放出一群馬,成功攪局的她趁亂馱上杜丘策馬揚鞭、左沖右突,正當他倆一騎絕塵,上演“美女救英雄”之時,突然,一直“呼呼呼”給電視機散熱的“伴侶”電風扇突然不轉了,一股焦糊味頓時撲鼻而來,壞菜!漆包線燒了!

          電視機對“伴侶”的“罷工”毫不理會,電影在機體升溫中繼續播映,熒屏前的觀眾當然也意識不到電子管顯像器發燙的結果——輕則黑屏,重則爆屏。

          只見杜丘和真由美二人策馬混在受驚的馬群中,直面都市街區的層層警戒線勇往直前……渾厚的配樂適時響起:“啦呀啦,啦呀啦呀啦……”就在電視機前眾人沉浸在那豪情萬丈主題曲的亢奮之中時,只見大維、二維兄弟倆同時躍起,各持一把芭蕉扇,對著電視機后面用勁猛扇。頓時,熱氣加兄弟倆的汗水一同飄向熒屏前的觀眾……

          電影播完,眾人散去,再看大維、二維兄弟倆,汗披披的,說手和膀子酸得快掉了。

          翌日,W家院內有一老爺子自作主張貼出告示,稱即日起實行夏時制,重新調整大院后門通道的開放時間,改“朝6晚9”為“朝5晚8”,其意在限制院外的鄰居晚上過來看電視。

          老人此舉讓W家人十分難堪,大維的父親于是問計于向陽院主任。主任聽罷,不由分說,立即帶領積極分子,順勢把大院那荒蕪已久的花臺扒了,扒出的磚和土就地將廢棄的魚池填平,活生生地騰出了一塊空地。從此,一到傍晚,W家的電視機就挪到空場公益性播放。

          那老爺子見狀,覺得不好意思,悄悄撕了他貼出的告示,還掏錢買了一塊玻璃鋼的電視熒屏放大鏡。他說:“我老了,眼睛已不中用,貢獻這塊放大鏡也是方便自己觀看,嘿嘿!”

          大院空出來的場地,受到院內外鄰里的歡迎。夏日白天有“辛亥楓楊”巨冠遮陽,樹下蔭涼無比;到了夜晚,能在樹下邊納涼邊看電視,實乃生活一大快事。

          不過,每每到了電視播放時,滿樹的毛辣子蟲就會攀枝附葉尋偶交配,由此生出些許煩心事來——樹下,W家的電視機前人頭攢動;樹上,毛辣子就噼里啪啦空降到人身上,直“辣”得觀眾縮身在大扇下、大帽子下躲避。不幸被“空降蟲”辣得皮膚紅腫的人,更是忍不住大呼小叫,掃了大家看電視的興致。

          最后,還是向陽院主任路子粗——通過街道辦事處聯系上了區綠化隊,請來園林工人對楓楊樹噴了兩回殺蟲氣霧劑,毛辣子蟲死光光,從此太平,眾人看電視再也不用煩了……

          后話:據統計,1985年中國電視機產量雖已達1663萬臺,但由于中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、價格、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,電視機普及率仍很低。直到1987年,隨著市場需求持續高漲,中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。上世紀90年代開始,全國實現從黑白電視替換到彩色電視的大規模升級換代。

          現如今,在互聯網無線通訊高速發展和智能手機普及的大背景下,電視機早已從巔峰墜落,30歲以下的年輕人現在基本上不再看電視節目;城市老百姓家中大多已經實現一房間一彩電。

          進入新世紀,超大屏和智能電視機已經不單單只有觀看視頻節目的單一功能了,君不見,夏日里,在空調房間的沙發上,人們用電視機上網實現人機互動,點播、學習、購物……電視機儼然成為生活好幫手。那往日夏夜室外納涼,眾人圍坐在居民大院看電視的故事,只能久久地停留在一兩代人的記憶中了。(張長寧)

        作者張長寧,1954年生于南京,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,先后在南京日報、新華日報報業集團從事新聞采編業務長達30年。

        標簽:電視機;電視;電烙鐵
        責編:楊春源 王婉娟
       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|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|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|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|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|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|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|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|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|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|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|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|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|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|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|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|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|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|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|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|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|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|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|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|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|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|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|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|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|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|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| 天堂√中文最新版在线|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|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|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|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|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|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|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|